首页  >  学科前沿 {{articleInfo.dynamicName}}  > 让梦想成为可能 —2020肿瘤药物治疗的那些事

让梦想成为可能 —2020肿瘤药物治疗的那些事

{{releTime.slice(0,10)}}     来源:药物治疗网     作者:董梅     阅读量:13124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肿瘤药物治疗的临床与科研一直在行动。
专家 董梅
主任药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
专业方向
治疗药物监测/抗肿瘤药物
社会任职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药事质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家组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副组长、药物治疗网执行主编等多项社会任职
其他文章

    “疫情防控”无疑是2020年必选的C位主题词。时间的绝对长度还是一样,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却会有不同的感受。就肿瘤药物治疗的临床科研进取的脚步而言,新药,新疗法,新的临床试验数据,似乎从未停歇。以下列举部分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药物研发
      截止2020年9月10日,2020年共有19种抗肿瘤新药在中国获批,另有一大批药物处在研发阶段,在495种应用于实体瘤的研发药物中,有62%都属于靶向药物,占比最大。在me-too药物中有32种抗PD-1/PD-L1单抗药物,56种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83种EGFRHER2靶向治疗药物。
      免疫疗法是攻克癌症的希望,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癌症的方式已被证实可以用于所有的实体肿瘤,其中,PD-1/PD-L1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无疑是最大赢家。这种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的抗癌新方式,已经先后斩获了包括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泌尿系统肿瘤,皮肤癌,淋巴瘤等在内的近20大实体肿瘤,实质性的改善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成为肿瘤患者的“特效”药物,2020年,“当红明星”免疫疗法依旧备受关注,在诸多药物中脱颖而出。
      新靶点或双抗体免疫药物也正在蓄势待发。M7824是一种双重阻断TGF-βPD-L1通路的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临床研究中,不仅可以提高接受二/三线治疗患者的病情缓解超过1年,在1200mg的大剂量应用中,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达到17.1个月。此外,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药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该类患者的HER2虽然是受体低表达类型,但在整个EGFR家族中的信号传导通路中占据核心位置,也是单用EGFR单克隆抗体易出现耐药的主要原因。目前已有同时靶向EGFRHER2类的药物也正处于研发阶段,这类药物将为肿瘤治疗带来变革,在控制病情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耐药的产生。
      二、临床治疗
      适应证获批:

      药物研发使临床治疗的选择度越来越大,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例如:2020年3月,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一/二代EGFR-TKI耐药后T790M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其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国产三代EGFR-TKI。“K药”帕博利珠接连斩获新适应症。分别是:(1)一线治疗高度微卫星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2)单药治疗无法通过手术或放疗治愈的复发或转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3)治疗组织肿瘤突变负荷高(TMB-H,≥10个突变/兆碱基)、既往治疗后病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成年和小儿实体瘤患者。
      联合用药,1+1>2表现突出。如:“O+Y”双免疫联合疗法。PD-1抑制剂“O药”纳武利尤单抗、CTLA-4抑制剂“Y药”伊匹木单抗成功“组团”,接连获批新适应症,均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另外,6月,纳武利尤单抗也获批新适应症,用于先前接受氟嘧啶和铂类化疗后病情进展的不可切除、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治疗。 “T+A”免疫联合治疗方案。5月底,“T药”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一线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与之前的标准疗法相比,联合疗法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有改善。“T+A”是目前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一线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另外,阿替利珠单抗获批单药一线治疗其肿瘤PD-L1高表达且无EGFRALK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除一些新型药物的开发外,一些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药物也被证实可用于新的适应证,为人类攻克癌症难题助力。5月,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获批一线维持治疗同源重组缺陷(HRD)阳性晚期卵巢癌成人患者。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有一款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物用于治疗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11月,仑伐替尼获批增加适应证治疗放射性碘131难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恩沙替尼获批用于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那度胺获批用于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患者。
      肿瘤治疗相关指南更新:
      随着适应证获批及临床研究与实践,肿瘤治疗指南更新:如:2020 CSCO肾癌诊疗指南更新,纳武利尤单抗已获FDAEMA批准用于经治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0 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原发性NSCLC,基于PACIFIC研究结果和度伐利尤单抗已获NMPA批准国内上市,度伐利尤单抗用于这部分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在IV期无驱动基因阳性NSCLC不同类型的治疗中,免疫药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一线治疗中。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消化系统的各类肿瘤诊疗指南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中国首部小细胞肺癌指南《2020 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出炉,成为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的里程碑。
      当然,专家共识在肿瘤诊疗领域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各类学协会和组织发布的肿瘤诊疗相关共识近40项,如:《乳腺癌中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学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骨肿瘤研究协作组《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药物安全管理共识》,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等,其中也包括由药学主导的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发布的系列共识《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乳腺癌》等。
      三、政策法规
      2020年也是政策法规出台的重要之年,涉及肿瘤药品研发注册和技术开展的有1月《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试行)》,5月《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7月《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9月《基因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10月《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药品临床技术要求》等。
      针对肿瘤药物治疗的医疗管理文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于12月份正式发布。
      2020.12.28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本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国产的PD-1抑制剂全面发力,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均进入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药品)。
      四、现实与期望
      虽然PD-1/PD-L1抑制剂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表现优异,但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完善免疫疗法的应用。首先,应积极探索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来扩大获益人群[3];其次,确立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和治疗手段,将提高患者的耐受;最后,探索更多的联合用药使用方法,减少PD-1/PD-L1抑制剂耐药的发生。PD-1抑制剂将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将对肿瘤防治事业产生划时代的推动作用。
      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肿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就医选择,集采、医保改革、医保国谈、互联网+ 所带来的医疗行为改变,都期待着有更多的研究、探索和关注。
      不管怎样,2020年是令人终生难忘的,落到肿瘤药物治疗的事情上,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希望。让我们带着希望,迈进新的一年。

(注:封面图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网友评论